2025年9月18日,学校团委在一教五楼会议室召开“1931的枪声破晓 2025的筑梦担当——铭记‘九一八’爱国主义青年交流座谈会”。

张桓语同学结合工作实践谈到,作为学生骨干,新时代青年要始终牢记,当下的和平是先辈用热血换来的。我们需以史为鉴、勇担使命,把爱国情转化为练本领、强担当的实际行动,在强国建设路上让青春熠熠生辉。
丁舒畅同学提到“九一八”是民族记忆中的一道伤痕,这道伤痕警示着当代青年“落后就要挨打”,唯有齐心协力、勤学笃行才能护国屹立。当代青年要以史为鉴,将悲愤化为开拓动力,以青春之力矢志报国、不负时代。
研究生代表马硕同学谈到,铭记“九一八”伤痛历史,并非沉溺于过往,而是要以此为动力,把研究课题聚焦国家所需,用过硬学识扛起时代重任,这才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
优秀科创青年代表刘卓同学谈到,杨靖宇将军“宁死不当亡国奴”的气节,是刻在民族基因里的精神坐标。回顾参赛时攻坚克难、永不言败的历程,她倡议大家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怀揣守护家国的初心深耕科研领域,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科技报国征程中绽放光芒。
会议最后,学校团委书记鼓励青年学生,应自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继承先辈遗志,高擎爱国旗帜,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壮阔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
通过本次“九一八”爱国主义青年交流座谈会,我校广大青年深刻铭记历史伤痛,凝聚起奋进向上的青春力量,明确作为新时代青年,应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昂扬的奋斗姿态,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未来,学校团委将始终以“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为指引,在传承中坚守初心,在奋斗中践行担当,把爱国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引领青年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初审:马良玉涛 复审:侯宝栋 终审: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