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踊跃投身基层建设,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力量。7月16日,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信火相传实践团在学院分团委书记与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奔赴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深入中国黑土地博物馆、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以及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以“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科技助力金色四平”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首站,团队来到了中国黑土地博物馆。这座守护着“耕地中的大熊猫”——黑土地的殿堂,为同学们揭开了黑土地形成、演变与保护的奥秘。通过丰富的实物展陈、详实的数据图表和生动的多媒体演示,队员们学习了黑土地珍贵的生态价值及其对于国家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大家深刻理解了“梨树模式”这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核心要义——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等方式,有效遏制黑土地退化,实现用地与养地结合。

怀着对黑土地的敬畏,实践团走进梨树县百万亩良田核心示范区。盛夏的玉米田绿意盎然,同学们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深入田间,近距离观察“梨树模式”应用场景,重点了解示范区集成的现代农业科技——从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网络,到节水灌溉、变量施肥,再到无人驾驶农机作业。工作人员还介绍了智慧农业平台如何整合数据、提供决策支持,实现节本增效与绿色生产。这片“黄金玉米带”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科技赋能现代农业的潜力与成果,为“金色四平”注入强劲动能。

实践最后一站,团队走进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库棚,讲解员介绍了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以及通过规模化经营、机械化作业等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难题的做法。同学们重点了解了合作社在农机智能化升级上的探索,包括引入北斗导航拖拉机、高精度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装备,大幅提升作业效率与精度。座谈交流环节中,合作社人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梨树农业变迁与展望,勉励学子胸怀“国之大者”,将所学用于服务农业、造福农民,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通过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沉浸式了解梨树县在黑土地保护、现代农业科技应用等方面的实践,认识到“梨树模式”是助力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典范。这既是国情社情教育课,也带来思想洗礼与专业认知升华。信控学子见证科技田应用,感受新时代奋斗者风貌,坚定了扎根大地、服务乡村振兴的信念。同学们将以此次所得为动力,用专业所长助力农业强国建设,为“金色四平”及吉林振兴贡献力量;实践团也将深化成果,带动更多青年投身乡村,共绘“青春赋能乡村振兴,科技助力金色四平”的画卷!

(初审:明夕雅 复审:侯宝栋 终审:徐微微)